1、年印度留学生目的地统计表(图片来源:路透社)目前,印度的学生主要去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未来,这些国家仍是印度留学生的首选,但观察人士预计,更多的学生加入留学大军后,将流向更多的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和爱尔兰等。

2、国际学生的数量 印度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有超过5万名外国学生选择在印度学习和进行研究,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涵盖了不同的教育阶段和不同的学科领域。其中最大的学生来源国是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他们占总数的50%以上。相较之下,来自西方国家的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3、现象描述:在澳大利亚留学时,许多学生可能会发现周围的同学中印度人占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印度环境中的错觉。原因解析:印度学生选择澳大利亚留学的原因多样,包括教育质量、留学政策、文化适应性等。澳大利亚的许多大学在全球享有盛誉,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其中印度学生占据了一定比例。
4、据中国驻印度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孙新泉先生介绍,目前在印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约为1200人,其中约80%集中在班加罗尔、金奈和海德拉巴这三座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拥有众多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而且也是印度软件行业的中心。
5、截至2025年,在中国的印度留学生人数超过3万。从2020 - 2025这五年间,在中国的印度留学生数量增长了120%。这些留学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的重点高校。专业选择上,90%的印度留学生选择学医,其余攻读理工科、管理学、汉语等专业。
6、每年前往印度学习的中国学生数量相对有限,大致在150至300人之间。具体情况如下:自费留学:每年大约有150至200名中国学生选择自费前往印度攻读学位。奖学金资助: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提供25个名额,作为两国互换奖学金项目的一部分,资助中国学生到印度深造。
根据某些统计数据显示,印度学生在加拿大国际学生中的占比相当高,但具体到本科阶段的比例,数据可能因不同年份和统计口径而有所变化。例如,有数据显示,在某些年份,印度学生在加拿大所有国际本科生中的比例可能超过20%,甚至更高。这反映了印度学生对加拿大本科教育的青睐。
分布广泛性与区域主导 印度裔已形成全球性迁移网络,美国(540万)、加拿大(160万)是主要迁入国,占当地人口比例达6%-3%。在毛里求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发展中国家,印度裔占比超30%-70%,逐步掌握当地经济与政治话语权。
在印度,87%的学校都使用英语授课,高等学府更是全面采用英语教学。这种语言环境使得印度人在英语交流上具备天然优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也更接近英美国家。虽然印度口音有时可能让人难以理解,但印度人的自信和勇于表达使得他们的英语能力更加出众。
综上所述,印度人在加拿大的数量突出并非因为加拿大“偏爱”印度人,而是由于印度人在英语水平、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互助精神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加拿大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前来定居和工作,为加拿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多伦多印度人确实很多,尤其在近几年已成为当地增长最快的移民群体之一。根据加拿大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印度裔移民已连续多年成为多伦多最大新移民来源,其中大多伦多地区超70万印度裔居民。热门聚居区包括布兰普顿(印度裔占比超44%)和密西沙加,两地街道上随处可见印度餐馆、超市和锡克教庙。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印度裔群体是其重要的族裔之一,多年来印度裔移民数量持续增长。随着印度与加拿大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印度人移民加拿大的规模不断扩大。
加拿大印度裔群体规模处于动态增长中。印度移民加拿大的历史悠久,近年来,由于加拿大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印度人前往。印度人通过技术移民、家庭团聚等多种方式不断融入加拿大社会。随着时间推移,其在加人口持续上升,但关于精准达到600万这一特定数字的年份较难明确界定。
加拿大国会22名印裔议员的当选,印证该群体正通过集体投票组织能力突破传统权力结构。 文化移植与社区重构 印度移民通过神庙、社区学校、本土媒体搭建文化护城河,系统性复制母国生活方式。这种“微型印度”模式既增强内部凝聚力,也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与本土文化兼容性争议。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分析仅针对某些印度人在加拿大的特点,并不适用于所有印度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与印度人交往时,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彼此的差异并寻求共同之处。通过加强沟通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1、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发放了121,620张枫叶卡,中国人排第二。2024年第一季度,加拿大迎来了121,620名新永久居民,这些新居民获得了加拿大的枫叶卡,成为加拿大的永久居民。在来源国家/地区的统计中,印度仍然是新永久居民的最大来源国,占新进入永久居民的31%。而中国则紧随其后,位列第二,这显示了中加两国在移民领域的紧密联系。
2、从移民局更新的PR签发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加拿大在今年第一季度(1-3月)总计发出的枫叶卡数量比过去两年同期都要高。其中,CEC(加拿大经验类移民)成功替代境外技术移民,成为了今年PR获批的主力军。
3、加拿大联邦移民部(IRCC)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移民2017年申请换发枫叶卡的人数超过7万,成功率高达95%。而加拿大总共申请枫叶卡换发的人数达到202006人,所有国家及地区的通过率为91%,被拒总人数为1786人。中国移民的通过率比全部平均还要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加拿大对中国移民的欢迎程度。
4、加拿大入籍并不难,按目前的政策,持枫叶卡的人士只要申请入籍前的5年内在加拿大住满3年,即可申请入籍。所以大多数新移民如果较少回国,则在登陆后的第3年即可申请入籍,一般在第4年内即可完成入籍流程,成为加拿大公民。
